饱和制冷剂
饱和制冷剂内汽液转化达到运态平衡状态,这时液体、气体均达到饱和。
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是一一对应的,饱和压力随饱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二者中有一个发生变化,另一类则会发生相应改变。
系统中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吸热、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放热,在这些地方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
所谓饱和,是指制冷剂的液态与气态同时存在。
饱和时制冷剂温度与压力有一一对应关系。
对任一饱和温度我们可以测定制冷系统内运行压力且仅为一饱和压力。
在已发表的制冷剂特性表中,操作者可查到与蒸发压力相对应的任一饱和温度。在使用压缩机时,如果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有间隙的话,则必须考虑该间隙对制冷剂的影响,因为它使压缩机产生振动并降低制冷效果。操作者观察到一蒸发压力值,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个时候蒸发的温度,所发布的制冷剂特性表可告知其盘管温度。
过热的制冷剂
过热制冷剂内制冷剂汽体温度超过相应饱和压力时的饱和温度时,液态制冷剂挥发时才发生过热。
过热时制冷剂气体的温度与压力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靠近蒸发器出口,制冷剂在充分蒸发时,还在不断吸热,成为比饱和温度还高的过热制冷剂,制冷剂通过吸气管流入压缩机,当温度过高时。
所谓过热是指制冷剂内不含液体,制冷剂充分挥发而开始升温。
过热状态时,相同制冷剂温度可存在多个压力。
过热度:某一压力时过热蒸汽温度高于饱和温度数值。
盘管出口处过热度有助于我们判断阀门开启度,根据经验通常盘管出口处过温度维持在100F左右
为了判断过热度,操作人员需了解盘管及盘管端部的温度。
过冷制冷剂
过冷制冷剂在相应饱和压力时制冷剂液体温度较低,在流态制冷剂没有蒸汽时过冷。
过冷时制冷剂液体的温度与压力没有一一对应关系。
冷凝器出口至节流阀的过程中,制冷剂冷凝为饱和液体时,仍然有可能持续放热冷却,变成过冷制冷剂。
认定过热度
在实际系统中要判断过热度的高低,操作者只要了解两点就可以了:
一、操作者读取蒸发压力
二、读取所述盘管出口温度
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一蒸发器,以R12为制冷剂,若盘管中的压力是21Psig,制冷剂特性表显示,这时饱和温度达到200F。为了测定这种蒸发状态下的过冷度,可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测量。若温度计表明盘管出口温度在300F,然后可以计算出这个时候过热度是100F,如果盘管出口温度达到350F,盘管中的压力基本恒定,这时过热度为150F等。当系统中需要过冷时,可通过改变压缩机转速来达到目的。操作人员可尝试调节手动膨胀阀,以寻找需要过热度打开,但因负荷的改变,需要进行持续的调整,但目前已经基本过渡到自动控制了。
小结
1、循环过程制冷剂不发生化学变化而只发生物理性质变化。
2、纯液体制冷剂是一种过冷制冷剂。
3、完全气态是过热制冷剂。
4、液态与气态并存制冷剂是饱和制冷剂。
5、饱和制冷剂温度与压力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两者有一种是变化的,有一种会变化
发生了相应改变。
6、利用制冷剂蒸汽压力-温度对应表,我们可通过测定压力而获得期望的温度。有利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