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汽式压缩制冷等
原则:
就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而言,压缩机将蒸发器内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吸入,通过压缩机绝热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然后压到冷凝器定压降温,以及将热释放到冷却介质中,再降温成过冷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 或毛细管绝热节流,变成低压液态制冷剂,将空调循环水 空气的热从蒸发器中蒸发并吸收,从而对空调循环水 空气进行降温,实现制冷,从压缩机中吸入排出的低压制冷剂,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
压缩机的作用:
将制冷剂蒸气由低压状态挤压到高压状态,为冷凝器制冷剂常温液化创造条件。该技术是利用压缩机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被誉为全器“心脏”。
冷凝器的作用:
使得从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剂中的过热蒸气被冷却而凝结成制冷剂液体并且冷凝器中制冷剂产生的热被释放到冷却介质中。
分类:水冷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和蒸发式冷凝器。
风冷式冷凝器等:
使用方便,易于安装,无需冷却水、热量被分机带进大气。在同等条件下,该换热器比普通热管散热器传热效果好。但是相同的传热系数较小,与其他种类相比,重量较大,翅片的表面将积灰,这是散热能力降低的一种表现,必须及时进行清洗。
蒸发器的作用:
靠制冷剂液体蒸发吸收冷却介质热的一种换热设备,其制冷系统的工作就是向外输出冷。
分类:满液式 沉浸式蒸发器,干式。干式蒸发器:沉浸式蛇管,壳管式,板式和喷淋式蒸发器。
节流装置的作用:
截流降压: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流过膨胀阀后,就变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
控制制冷剂的流量:膨胀阀利用感温包在蒸发器出口处感受制冷剂过热的程度变化,以控制阀门的开启,调整流入蒸发器内制冷剂流量,使之流量匹配蒸发器热负荷。
控制过热:膨胀阀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在蒸发器出口处的过热,也就是要使蒸发器传热面积得到充分利用,也避免压缩机冲缸事故。
分类:手动油门、热力膨胀阀、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浮球板、固定孔板、可变孔板。
二、蒸汽吸收式制冷机
采用制冷剂–吸收剂作为工作流体的工质对叫吸收工质对。
常用工质对:溴化锂-水 制冷剂是水,氨-水 制冷剂是氨-低沸点工质为制冷剂。
设备:
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循环泵、节流阀和其他零件构成,工作介质由制取冷量和吸收制冷剂两部分组成、解吸制冷剂,两者构成工质对。
优点是:
夏天需供应冷气,冬天需供应暖气的全年候空气调节地区,最适合使用吸收式系统。
运行安静,可将磨损降到最低 除液体泵运转外,故障少,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不靠电。在没有外部电源或供电困难时也能运行。容量控制方便,仅需控制发生器的热源。工作稳定可靠,能在各种环境下运行。系统安全性好,不会发生爆炸。该技术采用了新型的水循环系统,在发生器内安装一个可自动调整流量大小的加热器。系统满载和轻载的结果是一致的,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只要调整发生器的热源及水循环量。系统中不需要额外冷却设备,可节省大量能源。在蒸发温度和压力减低的情况下,吸收式容量只有有限的降低,且运行平稳。
不足之处:
用水作冷媒时不能得到低温 水冰点为0°C。当将水加到一定温度时,就能使其沸腾。操作不当,溴化锂容易产生结晶。
三、蒸汽喷射式制冷等
原则:
锅炉提供的高压水蒸汽 称为工作蒸汽流入主喷射器,拉瓦尔喷嘴内的绝热膨胀现象,用这种高速汽流连续不断地抽走蒸发器内的蒸汽,使其处于高度真空,也就是蒸发压力比较小。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制冷机上。来自制冷装置的凉水,经过节流减压,流入蒸发器,这些水分中,有部分会挥发和吸收剩余水分的热量,从而导致其温度下降。由于冷却水与高温空气之间存在热交换,因此可将冷却到一定温度的热水输送到低温设备中去,以达到节能目的。冷却后冷水通过泵导出,在提供冷量后重复使用。
四、吸附式制冷等
原则:
某固体吸附剂吸附某制冷剂气体,并且吸附能力随着吸附剂温度变化而变化。在此情况下,吸附剂可用于制冷或制热等多种用途。通过对吸附剂进行周期性的降温,升温,使其吸附与解吸交替进行。当达到平衡后,吸附剂在低温下保持吸附性。在解吸过程中制冷剂气体被排放,以及将其凝结成液体;吸附时则将其从液态变成气态,然后在压力下与另一种物质混合成为制冷剂蒸气。在吸附过程中制冷剂液体挥发,产生制冷的效果。
根据吸附机理的不同,有物理吸附式制冷和化学吸附式制冷两种。
原则:
吸附式制冷的基本构造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冷凝器和储液器、蒸发器,阀门等5个模块构成。其中冷凝器是吸附式制冷系统最重要也是最易损坏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效率。吸附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是:白天,集热器温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制冷剂蒸发集热器内的压力增加,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得到液体;当气温下降时,溶液汽化产生水蒸气,通过管道流入储液器里,再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气态制冷剂蒸气,最后从换热器排出。夜间气温有所下降,吸附剂吸附制冷剂蒸汽,蒸发器内的压力下降,因此,更多的液体被气化了,蒸发时吸热,冷却。
五、热电制冷等
热电制冷是利用热电效应 即帕尔帖效应的一种制冷方式——又称温差电制冷、半导体制冷。
原则:
热电制冷通过温差直接变换电压,指受热物体内电子时,随温度梯度从高温区向低温区的迁移过程,出现电流现象,且反之亦然,当通过直流电时,具备热电能量转换特性,能产生致冷功能的物质,称其为热电制冷。
六、磁制冷,声制冷等
磁制冷等:
以“磁热效应” MCE为基础的磁制冷技术,是替代传统蒸汽循环制冷技术很有前途的途径。它通过磁热现象来实现对环境介质进行冷却。在具有这一影响的物质,当施加并去除一个外加磁场后,磁动量的排列及随机化导致了材料内温度的改变,这一改变可以转移到环境的空气。
声制冷等:
以所谓热声效应为依据,热声效应机理可简述为声波密集时加热,当声波稀疏的时候,热就会被排出去,然后声波增强;相反声波密度较小时增加热量,在声波密度较大时则减小热量,从而导致声压增强或减弱。相反,声波密集的时候就会把热排走,当声波稀疏的时候,热就会被吸走,进而减弱声波。热声现象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振动,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规律。当然实际热声理论要比这个复杂得多。
七、还有一些制冷方面的知识
制冷剂的分类:
无机化合物:水、氨、二氧化碳等;卤代烃:氟利昂;烃:甲烷,乙烷,丙烷;混合制冷剂:公沸与非共沸;其他烃类:乙烯,丙烯。
制冷量大:
指制冷机制冷运行过程中,制冷设备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密闭空间,室内或地区热量之和。
臭氧的衰减指数ODP:
说明物质在多大程度上破坏了大气臭氧层。应该尽可能的小,ODP=0对大气臭氧层没有危害。
温室指数GWP:
说明物质对温室效应产生了多大程度的作用。应该尽可能小,GWP=0并不引起大气变暖。
能效等级等:
就是能效等级,它是家用电器产品能效高低差异的分级方法,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此前,我国能效标识把能效划分为5个级别。现分三级。
瓦特:
符号:W,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定义为每秒1焦耳 1J/s,也就是每秒变换一次,利用或消散 以焦耳为量度的能量的速度。
BTU:BTU:
1Btu是把一磅水温度提高1华氏度所需的热量。如果你想在家里用它来加热食物,那么,你可以把这个热量作为一个简单的标准。1BTU约等于251.9958卡路里/1.055千焦。
冷吨的:
一吨0°C饱和水,经24小时冻结至0°C冰所需制冷量。这就是所谓冷吨,也是制冷空调系统中常用的单位制冷能力。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3.517千瓦。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3.861千瓦小时。
干球温度等:
就是温度计对普通空气进行测量,也就是我们通常天气预报中通常所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等:
指在焓值相同的情况下,空气的状态,水蒸汽在空气中达饱和状态下的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中,从空气状态点沿着等焓线降低到100%相对湿度线,相应点干球温度。
空气的伤害:
也许是因为冷冻机的油脂氧化变黑了产生油污,并且和制冷剂发生化学反应,沉淀的水和酸会对制冷系统造成腐蚀。因此,在使用中必须定期更换或添加。空气会导致冷凝压力温度与压力的增加,制冷能力降低,降低了制冷效率
水分之害:
工作使时因节流装置出温下降,使水冷凝而形成冰堵,使得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如不及时排除就会引起制冷压缩机的喘振而损坏机器或发生事故。水分也是和制冷剂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生了负面影响。
杂质之害:
杂质有灰尘、金属及金属氧化物这类杂质会造成脏堵,使机械电路失效。氟里昂中的氧化物是由氧化钛形成的,它能使氟利昂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而破坏其结构。同时氧化物对氟里昂分解具有促进作用。
总之,提高制冷系统真空度将使上述各部件降低至一定水平,从而制冷系统按设计要求运行